/朝闻通/2025年8月,大唐西市博物馆携手专业文化策划团队,开展了一场以“唐风华彩·西市珍宝”为主题的品牌策划调研行动。此次调研以历史溯源、文化解码、观众需求为核心,通过文献研究、实地勘测、跨界访谈等形式,为博物馆品牌升级注入学术深度与市场活力。
1.历史脉络梳理:从遗址到展陈的精准定位
策划团队首先聚焦博物馆的“基因密码”——隋唐长安西市遗址。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,西市曾是盛唐时期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。团队通过比对《长安志》《唐两京城坊考》等历史文献,结合遗址保护报告,确认博物馆现存“十字街”遗址、车辙遗迹等核心物证,为“丝路起点”定位提供学术支撑。同时,针对馆藏2万余件文物,按“丝路贸易”“市井生活”“货币文化”等主题分类,提炼出唐三彩胡商俑、开元通宝钱范等“镇馆之宝”的叙事逻辑,形成“历史场景还原+文物故事化”的展陈框架。
2.观众需求洞察:从数据到体验的精准触达
为破解“非国有博物馆如何平衡公益与效益”的难题,团队采用“线上问卷+线下访谈”双轨调研。发现18-35岁青年群体占比68%,对“沉浸式体验”“文创互动”需求强烈;线下深入西安高校、社区及文旅企业,收集建议1200余条。例如,针对游客提出的“展线过长导致体验碎片化”问题,策划团队提出“主题分区+动线优化”方案,将原4层展厅重构为“丝路商魂”“货币密码”“科技之光”三大主题区,并增设AR导览设备,实现“一步一景,一物一课”。
3.跨界资源整合:从单点到生态的协同创新
调研发现,博物馆年接待量中,研学团队占比超30%。为此,团队联动西安交通大学、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机构,开发“丝路小商人”“古法造纸工坊”等12门研学课程,并计划与携程、抖音合作推出“云游西市”直播项目,通过虚拟展厅、专家连麦等形式,突破地域限制。此外,针对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,团队与非遗传承人、独立设计师合作,推出“胡商茶具”“丝路香囊”等系列文创。